焦点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焦点新闻 > 正文
来源:教务与科研处 时间:2023-09-20 16:26:03 浏览次数:

9月20日上午,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人才培养(公共实训)基地揭牌暨山东省企业数字化水平评测诊断咨询师培训班开班仪式在学校举行。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发展处负责人栾永强、山东省联合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主任李解放、潍坊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二级调研员孙晓东、华为云赋能云解决方案总经理高雪松、东方互联(山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杜继臣、学校党委书记王协瑞出席仪式。院长丁文利致辞,副院长朱连庆主持仪式。

仪式上,栾永强、王协瑞共同为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人才培养(公共实训)基地揭牌。

栾永强指出,建立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人才培养(公共实训)基地是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贯彻省委、省政府加力提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数字产业促进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统筹协调,聚集更多优质信息化资源,支持制造业经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务实措施。专业人才不足是制约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问题,应从构建多层次数字化转型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强化数字发展策源地的数字化转型人才储备、完善数字化转型技能人才的评价激励制度、健全数字化转型人才服务数据资源网络等四个方面,完善企业数字化转型人才培养体系。要坚持企业主体,效益优先;坚持应用牵引,供需互促;坚持政府引导,协同联动的原则,遵循“从易到难、由点及面、长期迭代、多方协同”的思路,助力企业科学高效推进数字化转型,提升为企业提供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深化产学研用金等多方主体协同创新,推动形成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工作合力。

丁文利表示,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人才培养(公共实训)基地的落成和山东省企业数字化水平评测诊断咨询师培训班的举办恰逢其时,既能加速构建数字化转型产业生态,为推进数字化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供现实解决方案,满足山东省数转智改、数字化赋能等生态培育提速、强化人才支撑的刚性需求,也能为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建立校企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合作机制,创新产学研新型合作模式,创新人才合育、教学合作、产业合建的校企融合式发展路径提供平台,更能为工业互联网等相关专业的蓬勃发展,为企业数字化转型人才的更好培育提供创新发展模式和全新发展思路。

下一步,学校将以落成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人才培养(公共实训)基地为契机,充分发挥学校办学特色优势及山东省虚拟现实职教集团、山东省物联网职教集团、山东省网络空间与信息安全职教集团资源优势,通过“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本地运营”的方式,聚焦数字赋能规模化普及和深层次应用,瞄准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元宇宙等战略新兴产业,助力构建工业互联网技术、产业和应用的新型体系,以数字化转型人才培养为抓手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进程,解决“数字化人才缺口大”的关键难题,推动产业链、人才链、教育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引擎”,为山东数字化转型产业高质量发展,增强赋值、赋能、赋智效应,为数字中国建设和数字山东建设贡献力量。


1.png


2.jpg


6.png


改后3.png


(撰稿:武海波     审核:张伟)